緬甸耶涯水電站大壩
國際在線報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高佳義):截至2018年12月,緬甸最大的水電站耶涯水電站已經平穩(wěn)運營8年了,這座中緬合作建設的水電站供應的電量約占緬甸全國總電量的25%。中國和緬甸的電力合作已經有20多年的歷史,其中成功的經驗有哪些呢?
緬甸耶涯水電站建設在曼德勒東南部,伊洛瓦底江支流耶涯泌藹河上,四臺發(fā)電機組,總裝機容量為79萬千瓦,從2010年12月投產發(fā)電以來,已經平穩(wěn)運營8年時間。近日,中國駐緬甸大使洪亮一行到耶涯水電站參觀考察,洪亮大使介紹說:“耶涯水電站是緬甸最大的水電站,也是緬甸最大的發(fā)電站,為緬甸全國電力供應提供了25%的電量,這個電站是中緬兩國開展電力合作非常成功的項目,是一個合作的典范。”
耶涯水電站壩高132米,長690米,耶涯水電站副總工程師吳凱貌丁介紹說,該水電站8年來的總發(fā)電量已經達到22056.107GWH(1GWH=10億度)。這其中的每一度電都蘊含著中緬兩國電力工程師的心血。對于水電站投產以來的運營情況,洪亮介紹說:“這個電站2001年開始建設,2010年開始投產,2010年-2012年是中方的團隊來負責運營,2012年全部由緬方的團隊進行生產運營,一切都很順利。”
中國駐緬甸大使洪亮在耶涯水電站考察
耶涯水電站的主控系統(tǒng)是中國水電建設集團提供的,洪亮大使看到主控系統(tǒng)上標志的“sinohydro”非常感慨,連聲詢問耶涯水電站副總工程師吳凱貌丁系統(tǒng)運行情況:
“這是緬甸最大的水電站嗎?
“是的,是我們國家最大的。
“主控設備是中國產的?還是歐洲的?
“是中國產的。
“操控性能怎么樣?
“很好。
“不錯,真可以算得上中緬電力合作的典范了。”
緬甸目前的電力供應還處于比較初級的階段,生活和工業(yè)用電都非常緊缺,耶涯水電站副總工程師吳凱貌丁認為,緬甸應該修建更多的水電站,解決電力緊缺的問題,來讓每一個普通人受益,他說:“我們的國家現(xiàn)在需要更多的電力,每年的用電量都在增加,所以我們需要建設更多的水電站,因為和其他的發(fā)電方式相比,水電是成本最低的,用低成本的方式發(fā)電,會讓每一個普通人受益。”
洪亮大使表示,中方將一如既往地和緬甸進行電力合作:“現(xiàn)在緬甸還面臨電力短缺的問題,70%地區(qū)還沒有電力,大部分人口還用不上電,老百姓的生活得不到改善,現(xiàn)在我們中緬正在共建‘一帶一路’,推動中緬經濟走廊的建設,‘一帶一路’首先是民生之路,要讓老百姓得到實惠,所以我們中方將一如既往地和緬甸展開電力合作,特別是水電合作,來解決緬甸電力供應短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