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0時05分,由中國能建天津電建參建、廣東院參與設計的寧德核電4號機組順利完成168小時示范運行考核,具備商業(yè)運行條件。從2008年2月18日寧德核電1號機組開工,到4號機組具備商運條件,歷時8年,寧德核電一期項目4臺機組全面建成。

寧德核電一期項目
寧德核電一期項目實施了“18個月?lián)Q料”、“廠址附加后備電源柴油發(fā)電機組設計改進”等16項重大技術改進,自主研發(fā)的全范圍模擬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主管道自動焊打破國外技術封鎖,項目綜合國產(chǎn)化率達到80%,為帶動我國核電產(chǎn)業(yè)鏈整體自主化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項目概況

全范圍模擬機 全范圍模擬機是核電站工程建設主路徑上的關鍵設備,有“虛擬核電站”之稱,融合了反應堆工程、熱能動力、電氣、儀控、計算機數(shù)字計算等諸多領域的高新技術,對模擬核電站運行進程和事故原因的分析評價具有基礎作用。
2012年12月28日,我國首臺自主研發(fā)設計的百萬千瓦級核電站全范圍模擬機在福建寧德核電站正式投入使用,它的試運行對于提高我國核電站設計和生產(chǎn)的國產(chǎn)化率以及自主培養(yǎng)核電運行人才有重要作用。
寧德核電站的自主化水平很高
1號、2號機組設備綜合國產(chǎn)化率超過75%;
3號、4號機組設備綜合國產(chǎn)化率達到80%;
其中主設備——反應堆壓力容器、主泵、蒸汽發(fā)生器、汽輪發(fā)電機組等,均由國內廠商為主制造。
三道屏障保安全
日本福島核事故后,作為國內在建核電項目中率先完成安全改進工作的核電站,人們更為關注寧德核電站技術是否可靠、安全保障水平是否更高?
核電工程最關鍵的安全保障技術在反應堆。寧德核電站量身定制了三道保護屏障。只要其中一道屏障是完整的,就不會發(fā)生放射性物質外泄事故。

寧德核電站靠海一側,筑了一道近2公里長的防浪墻,將整個核電站圍裹起來。廠平面標高離海平面是9.5米,再疊加7米高的防浪墻,完全可以抵御千年一遇的風暴潮等極端天氣災害。
同時,寧德核電站還實施了電廠輻射監(jiān)測系統(tǒng)總體結構改進、防低溫設計改進等5項安全技術改進,進一步提高安全性,并且采取了設置移動電源、移動泵和增設匹配接口等辦法,滿足核電廠全廠斷電工況下反應堆堆芯冷卻、乏燃料水池冷卻的要求,增強乏燃料水池的補水和監(jiān)測能力。
圖解核電施工
